最新动态

我组博士生郑亚斌同学的论文被IJCAI录用

我组博士生郑亚斌同学的论文“An Efficient Error-Tolerant Chinese Pinyin Input Method” (作者:郑亚斌、李晨、孙茂松)被IJCAI-11录用为口头报告论文。IJCAI 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会议,今年口头报告的录用率约为17%(投稿1325篇,录用227篇)。...
了解更多

孙茂松教授参加“教育部计算语言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教育部计算语言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11年3月31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孙茂松教授作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了此次会次,并对该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了解更多

孙茂松教授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北京大学作学术报告

2011年3月15日晚上和22日上午, 孙茂松教授分别在中科院计算所和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作了题为“社会标签自动标注”的学术报告。...
了解更多

我组博士生巴吐尔.艾沙在NLPKE2009会议上做口头论文报告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2009 ( NLPKE 2009) 国际会议 2009 年9月24-27日在大连举行。我组博士生巴吐尔.艾沙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做了题为"A Statistical Method for Uyghur Tokenization"的口头论文报告。...
了解更多

孙茂松教授参加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会

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西北民族大学)建设项目验收会于2009年12月21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孙茂松教授作为验收专家组专家参加了验收会。当天晚上,他还在西北民族大学报告厅作了题为“Web智能与语言信息处理”的学术报告。...
了解更多

自然语言处理组师生到国家大剧院观看话剧

2010年伊始,我组李伟同学顺利通过博士答辩,曹红光、刘挺、樊迪和柯武峰四位同学顺利通过硕士答辩,新疆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中心阿迪拉·艾海提 老师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亚森·伊明老师也即将完成两年在清华的学术访问。为了欢送即将离开我组的老师和同学,1月7日,孙茂松老师 邀请自然语言处理组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北京牛街的吐鲁番餐厅聚餐,共叙情谊,接着一起到国家大剧院观看了曹禺名剧《原...
了解更多

我组曹红光、樊迪、刘挺、柯武峰顺利通过工程硕士答辩

2009年12月10日,我组曹红光、樊迪、刘挺、柯武峰同学顺利通过工程硕士答辩。曹红光的硕士论文题目为“基于中文文本的图像自动分类研究”,樊迪的硕士论文题目为“中文短文本自动分类技术研究”,刘挺的硕士论文题目为“特定领域网页文本过滤技术研究”,柯武峰的硕士论文题目为“基于 Web 的中英文术语自动抽取技术”。...
了解更多

我组孙茂松教授、乔维同学赴德参加中德博士生合作研究国际训练项目专家评审会

中德博士生合作研究国际训练项目“自然与人工认知系统中的模式交相感应” (Cross-modal Interaction i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Cognitive Systems, 简称CINACS, www.cinacs.org)第一期结题暨第二期申请专家评审会于2010年3月16日在德国汉堡大学举行。由德国研究基金会(DFG)组织的8人专家 组主持了此次评审会。我校...
了解更多

孙茂松教授在京都大学提出自然语言处理的一种重要学术观点

“第二届清华-京都大学面向知识社会的智能技术与信息管理研讨会”(The Second Tsinghua University - Kyoto University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Knowledge Society)于3月29日在日本京都大学芝兰会馆举行。孙茂松教授在研讨会上作...
了解更多

孙茂松教授参加《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审稿会

2010年4月22日,我组孙茂松教授参加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在乐山师范学院召开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下卷第二次审稿会。 从乐山师范学院校门口远眺乐山大佛...
了解更多
...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