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孙茂松 人工智能下一个挑战是开发“理解能力”
2018-11-26

孙茂松,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他认为,目前还难以让机器具有理解能力。

人工智能日新月异,不过在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孙茂松看来,目前人工智能总体上依旧处于无理解的人工智能阶段,下一个挑战是有理解能力的人工智能,要想实现还很难。

新京报:在你看来人工智能现在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孙茂松:现在看到人工智能所取得的成功,其实大都属于无理解的人工智能。但无理解的人工智能红利释放得差不多了,下一步挑战是发展有理解的人工智能。

新京报:有理解能力的人工智能是什么样子呢?

孙茂松:有理解的人工智能是指,让机器的判断和决策具有可解释性,让机器具有推理能力。有理解的人工智能是下一步需要攻克的难关。

新京报:有理解能力的人工智能的研究关键在哪儿?

孙茂松:语言突破是极其关键的一环。计算机对语言不能理解,很难说有比较高级的智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唯一标志。机器如果具有了语言能力,就真的“成精了”,差不多彻底地拥有了智能。

虽然语言的词汇是有限集合,但有限的词构成的句子却是无限的,所表达的事实和感情,所展现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面貌是无限的,因此也是无法完全预期的,属于一个界限完全开放的任务,所以最具有挑战性。

新京报:有些产品的能力已经超过普通人类,人类会不会被人工智能甩开?

孙茂松:从学术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基本属于“杞人忧天”,因为让机器具有真正的理解能力难于上青天。在这一点上,目前还看不到有突破的端倪。

机器有自主能力威胁人类更是为时太早,一些影视作品出现相关场景,或许属于一种哲学思考。

同题问答

展望未来五年,你认为互联网行业会有哪些趋势?

孙茂松:我觉得应该关注IPv6的发展。IPv6一方面可以减缓对根目录的依赖,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快物联网发展。

你对未来一年有什么期望?

孙茂松:期待无理解的人工智能在国计民生的具体领域进一步落地,把红利充分释放。